潼南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为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快我县对外开放和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潼南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本政策。
一、适用范围及条件
(一)本政策所指投资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除外,下同),是指潼南县内外投资者在潼南投资兴办的独资、合资、合作项目。
(二)投资项目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项目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和容积率等符合国家和市级有关标准。
(三)企业投资项目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重庆市外商投资政策的同时享受本优惠政策。
(四)凡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对外开放和准入。重点鼓励投资下列行业:
1、信息电子、机械加工、精细化工、旅游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
2、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
二、用地政策
(一)对工业类项目用地,原则上按土地成本价出让。用地实行“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综合价金超出挂牌基准价格部分,由县人民政府全额安排给企业,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土地出让税费除外)。
(二)企业投资农、林、牧、副、渔等项目,可采用租赁、承包经营方式获得集体土地使用权。
(三)外来企业投资道路、城市基础设施、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项目用地,原则上按土地成本价出让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四)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鼓励土地承包者在有效承包期内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入股办企业。
三、财税政策
(一)增值税。投资项目自纳税年度起,3年内缴纳增值税县级分成部分的50%安排给企业,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二)所得税。投资项目自纳税年度起,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县级分成部分,第1-3年按100%安排给企业,第4-5年按50%安排给企业,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三)营业税。投资项目属以下情形之一的,自企业经营纳税年度起,缴纳的营业税县级分成部分(房地产开发部分除外),前3年按50%安排给企业,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1、开发旅游项目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
2、兴办大型商业设施中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镇街8000平方米以上的);
3、专业市场营业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的;
4、物流项目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
(四)在工业园区投资修建标准厂房50000平方米以上并用于出租兴办企业的,从实现租赁收入之月起的五年内,缴纳的营业税县级分成部分60%安排给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
(五)县外企业迁至潼南工商注册设立总部或在潼南设立分公司,自首次纳税之日起,企业年交纳税收镇级分成部分(附加税种除外),按不超过总额35 %的比例,由相关镇安排给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全额缴纳应纳税收的不享受此优惠政策。
(六)政府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国家、市级各种项目资金。以企业名义争取的项目资金全额用于企业发展。
四、规费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新办工业企业、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开发项目、修建10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设施、营业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专业市场、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项目生产或营业用房部分的建设,在建期间属县级收取的行政事业性规费实行全额征收,由县政府全额安排给企业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厂区内办公用房及附属设施规费全额征收后,由县政府安排50%给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
五、奖励政策
(一)县人民政府给予招商引资单位和个人奖励(见《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凡经单位和个人介绍,对引进生产加工型、商贸、流通、旅游等项目,投产后第二年度给本级财政新增税收100万元以上(需报县财政局、投资促进办公室、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审核,县人民政府认定)的进行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按该项目给本级财政新增税收的10%执行。
(二)潼南县工作职责范围内招商引资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经县人民政府确认后,给予特殊奖励。对招商引资能力突出、招商信息丰富的县外人员可招聘为专业招商人员,享受县内同级事业单位人员待遇。
六、服务保障
(一)对外来生产型企业和项目实施全程代理服务。外来企业和项目的规划布局、立项审批、选址定点、土地出让、方案评审、环保手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核备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招投标、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备案登记、国土证、房产证等建设手续由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工业园区管委会初审并协助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手续,由县投资促进办公室明确专人协助办理。水、电、气、管网等设施建设由相关单位先期介入。
(二)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县政府鼓励县内金融机构给企业融资。
(三)投资项目在劳动、用工、办公、住房、交通等方面需要帮助的,县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四)外来投资项目业主及外来员工的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等享受县内居民同等待遇。
(五)享受优惠政策申报程序。由投资者据实向县投资促进办公室提出申请,由投资促进办公室牵头,会同财政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国税局、地税局对其进行审核,报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后由县财政兑现。
七、附则
(一)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和税收贡献大的产业项目,特别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重庆50强、高新技术领军企业,报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后实行“一企一策”,给予特别优惠。
(二)鼓励大项目进园区,小项目到镇村。落户镇村的生产、加工型项目可享受本优惠政策。
(三)本优惠政策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原潼南委〔2008〕67号文件同时废止。
(四)本政策由县投资促进办公室负责解释。
重庆潼南工业园区田家特色工业园区
潼南工业园区田家特色工业园区将建成为重庆市重要的电子产业基地,以笔记本电脑配件生产为主,电镀加工为辅,集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交通为一体的综合经济园区。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459.24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308.30公顷,建筑容积率0.80。本规划区产业分为2部分,即笔记本电脑配件生产、电镀加工。
近期重点发展项目:电镀加工园。电镀加工园位于规划区南部,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3.63公顷,电镀加工园包括电镀业及电镀材料业,电镀业包括电镀专业厂和其他企业配套的电镀部门及车间,电镀材料业包括电镀化工材料、添加剂、金属材料等。
电镀装备业组成的产业集群:与电镀相关的行业有电子、PCB、汽车(含摩托车、自行车)、五金制品(含灯饰、锁)、家具、卫浴、首饰、运动器材等。
规划建设电镀产业园区,必须引导具备先进技术的龙头电镀企业入园清洁生产、集中发展,统一管理储存危险化学品,综合处理废物废水。
欢迎各界朋友来潼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污水处理厂及30万平米电镀车间。具体事宜,请来潼深入洽谈。
联系人: 曾评 电话:13509488678
潼 南 县 情
潼南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地处巴蜀腹心,距重庆93公里,距成都186公里,幅员面积1583平方公里,辖两个街道、20个镇,总人口95万。
一、发展优势
(一)政策优势 重庆作为西部的唯一直辖市,西部大开发、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五个重庆”建设加速推进,新重庆大开放大开发释放的能量必将对潼南产生“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应。潼南纳入全国100个重点开发区和成渝经济区示范区,2009年9月市委、市政府为潼南量身定制全市唯一促进区县发展的“42号文件”,并全面享受贫困县的各项政策,这使潼南发展上升为重庆战略,潼南发展摆上全市重要的工作日程。
(二)区际优势。潼南处于成渝经济区的腹心,渝遂快速铁路、渝遂高速公路经过县城,交通十分便捷。既是重庆主城的郊区,又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前沿,具有构筑成渝经济通道和良性互动的区位优势,特别是在成渝经济区建设蓄势待发、重庆发展 “三环时代”、“西三角”发展战略基本构建的特定背景下,有利于潼南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地,可以得到重庆、成都两座特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
(三)人文优势。潼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1700余年的建县史中诞生了宋代道教至尊陈抟老祖、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任书记杨闇公、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闇公烈士“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精神,已成为潼南人民自强不息、创新创业、图变图强的人文支撑。
(四)资源优势。潼南水、电、气资源富足,水电资源藏量14万千瓦,可开发12万多千瓦;是川东矿区天然气的主产区,已探明储量高达1000亿立方米,具有建设渝西农业高地和发展现代工业的基本要素。我县人文景观众多,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有1400多年历史的全国第一室内饰金大佛(高18.4米)、有全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石磴琴声”、有西南地区最长的人工运河(15公里)、有全国最大的马龙山卧佛(长36米)、有亚州最大的恐龙化石(长28.5米)、有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五)后发优势。潼南处在西三角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市场容量大、市场辐射强、生态良好,环境承载空间巨大,后发优势十分明显,完全可以挖掘过去发展不足的优势,实现一个阶段的跨越和超常发展,无中生有书写神奇。
五大优势的集成,使潼南成为一个各方瞩目的焦点和热点,处于一个厚积薄发、一触即发的黄金发展时期,步入一个天时地利、最逢其时、赶超跨越、弯道超越的发展阶段。
二、发展强劲
在新的发展进程中,面对全面提速、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潼南县委、县政府确立了西部绿色菜都、新型工业基地、生态文化名城的发展定位,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三化并举”,实施大菜园、工业园、游乐园“三园齐建”, 创建卫生城市、山水园林城市、文明县城“三城同创”,着力发展项目经济、地产经济、旅游经济、镇域经济、道口经济、总部经济六大经济,实现潼南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经济强县的根本转型。
(一)现代农业
以优质生猪、七彩山鸡、蔬菜、蘑菇的“两荤两素”打造中国西部绿色菜都,全县蔬菜复种面积达到75万亩,产量140万吨,通过2—3年时间达到100万亩,建成中国西部的“寿光”。目前,我县蔬菜龙头企业达到12家,蔬菜规模、产量均居重庆第一,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区,直销重庆38家超市和部分学校、企业,占到供应重庆主城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场份额,潼南蔬菜成为重庆市民的“菜篮子”和老百姓的“钱袋子”, “潼南绿蔬菜,就是无公害”已深入人心。
(二)新型工业
重庆潼南工业园区是2006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核准设立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园区总规划面积25.3平方公里,以涪江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接渝遂高速公路潼南互通口,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以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北区靠渝遂快速铁路潼南火车站,规划面积8.3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以精细化工为主;贯通田塘路启动田家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打造特色电镀工业园。整个园区建设计划2020年完成。
实施工业兴县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为主的重点产业。截止目前,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已累计完成投资80余亿元,建成区和在建区面积近6平方公里,共修建1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市场;签约入驻企业8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8家。201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
(三) “三色”旅游
坚持“旅游兴城”战略,打造10平方公里“三色”旅游公园,努力把潼南建成成为重庆乡村休闲的天然大氧吧、成渝市民出游的大耍坝。我们坚持“把节会办在田间地里”成功举办了五届菜花节,第二届菜花节荣获“中国最美花海”第五名,今年以“陈抟故里菜花节”为主题举办菜花节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彰显“潼南金大佛、大仁有大福”的品牌效应,实施大佛历史上第四次“穿金”工作,筹办金大佛文化节。
(四)城市建设
坚持城市“做精、做特”的理念,围绕打造山水园林中等城市、生态文化名城,推进“一江两岸三大片”的有机融合。到2020年建成面积50平方公里、35万人口的生态文化名城。传承历史文脉,凸显潼南特色,着力提升城市主要构建筑物和城市重要节点的规划水平。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加紧推进“两桥”、“四路”、“六大片”建设。重点启动10公里长的城市滨江水岸建设,全面实施城市危旧房改造;全力推进“三城同创”活动,启动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三、优质服务
我们诚邀各路英豪登上潼南开放开发、赶超跨越的大舞台,我们一定为各位企业家朋友提供最良好的信誉、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一是在全面落实《潼南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全面享受与落实中央和市里对重庆、对潼南的各项政策,并为企业全力争取各方支持。二是保证满足企业发展的用地指标,实行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区最优惠的土地价格。三是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四是由相关部门专人为企业办理各种手续。五是保证企业的天然气和水电需求,尽最大努力为企业进行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六是坚持企业、政府、银行“三维联动”,与企业同命运,政府搞好综合协调,帮助企业融资。七是使出浑身解数创造条件,争取企业“上市”。
今天的潼南,既是开放高地,更是掘金高地;既是红色热土,更是投资沃土;既是休闲乐园,更是创业家园。饱含生机、充满希望的潼南一定不会辜负各位朋友们厚望,一定会让每一个客商都满载而归。
四、潼南县能源、运输成本价格参考表
潼南县电网销售电价表 人民币:元/千瓦时
用电分类 |
电度电价(元/千瓦时) |
基本电价 | |||
不满1千伏 |
10千伏 |
35千伏 |
110千伏 |
| |
一、居民生活用电 |
0.52 |
0.51 |
0.51 |
0.51 |
|
二、非居民照明用电 |
0.843 |
0.828 |
0.813 |
0.798 |
|
三、商业用电 |
0.843 |
0.828 |
0.813 |
0.798 |
|
四、非普通工业用电 |
0.789 |
0.769 |
0.749 |
0.734 |
|
五、大工业用电 |
0.625 |
0.60 |
0.585 |
最大需要: 40元/千瓦/月 变压容量: 26元/千伏安/月 | |
(其中)1、电炉铁合金、电解烧碱、 合成氨、电炉钙镁磷肥、电炉黄磷 |
0.565 |
0.542 |
0.529 | ||
2、中、小化肥 |
|
0.31 |
0.29 |
0.28 | |
六、农业生产用电 |
0.521 |
0.506 |
49.1 |
| |
七、农业排灌用电 |
0.289 |
0.274 |
0.259 |
|
城市用水价格一览表 人民币:元/M3
用水类型 |
居民、生活用水 |
工业用水 |
商业服务及其它 |
建筑用水 |
价格 |
3.3 |
4.2 |
4.4 |
4.4 |
注:含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生活用水2.3元+1元污水处理费、工业用水2.9元+1.3元、商业及建筑3.1元+1.3元)。
潼南县天然气价格表 人民币:元/M3
用气分类 |
价格 | ||
居民生活用气 |
1.75元/M3 | ||
商业用气 |
2.321元/M3 | ||
集体(伙食团)用气 |
2.2元/M3 | ||
新华厂 |
计划内 |
1.778元/M3 | |
计划外 |
元/M3 | ||
万利来 |
工业 |
计划内 |
1.778元/M3 |
计划外 |
1.78元/M3 |
劳动力资源价格一览表 人民币:元
人员类型 |
工资水平(元/月) |
一般工作人员 |
最低工资标准750(不含保险等400元) |
专业技术人员 |
|
行政管理人员 |
|
公路运输价格一览表 人民币:元
运输方式 |
到成都 |
到达重庆港 |
到广州(物流) |
| |
汽车 |
150元/T |
80—100元/T |
0.9-1.1/公斤或30元/件 |
|
|
铁路运输价格一览表 人民币:元
类别 站别 |
铁路运输里程 |
5号产品(针织、农副产品类) (元/60吨) |
运输单价 (元/吨) |
|
6号产品(工业机械、电子类) (元/60吨) |
运输单价 (元/吨) |
广东(东站) |
1999 |
12749 |
212.48 |
14187.70 |
236.45 | |
上海(南站) |
2283 |
14962 |
249.37 |
17252.8 |
287.53 | |
云南(昆明东站) |
1201 |
7835 |
130.58 |
9536.40 |
158.93 | |
宁波(北站) |
2239 |
1388.90 |
23.15 |
15935.30 |
265.58 | |
长沙(东站) |
1197 |
8719.70 |
145.33 |
9621.9 |
160.35 | |
福建(东站) |
2087 |
12565 |
209.42 |
14284.30 |
238.07 | |
贵州(贵阳东站) |
578 |
4238 |
70.60 |
5143.40 |
85.72 | |
重庆(东站) |
115 |
1571 |
26.18 |
1883.80 |
31.38 | |
成都(东站) |
594 |
4832 |
80.53 |
5313.60 |
88.55 | |
遂宁(遂宁站) |
52 |
499.50 |
8.33 |
499.50 |
8.32 | |
深圳 |
|
|
|
|
|
|
注:1、原则上计价按上表计价,每节车厢不足60吨的,按60吨收费,超过的按实际吨数计算,原则上不得超5%。
2、到成都客运为210公里,到成都站货物需经达成线,故货物到成都为594公里
潼南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机械加工(模具)和电子信息
产业发展的意见
近期,县人民政府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签定了《共建中国机械加工模具及电子信息产品零附件出口基地协议》。为推动我县机械加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根据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我县工业发展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两大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两大产业在我县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机械加工(模具)产业是现代工业产品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我县依托“机械加工模具及电子信息产品零附件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机械加工(模具)和电子信息产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促进社会就业具有重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我县发展两大产业具有现实意义。重庆作为“汽车名城”、“摩托车之都”和“笔记本电脑基地”,发展机械加工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的刚性需求急剧上升。我县是川渝合作示范区,应积极抢抓新一轮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参与重庆主城区产业分工,服务主城、承接主城、配套主城,建成对主城乃至西南地区汽摩、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重大支柱产业的配套基地。
二、加快两大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三)建成出口基地。到2016年,实现机械加工(模具)和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成中国“机械加工模具”及“电子信息产品零附件”两个示范出口基地。
(四)形成产业体系。到2016年,力争达到项目数100个,固定资产投入累计10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出口额达5亿美元,形成结构优化、产品齐全、自主创新、特色鲜明的机械加工(模具)和电子信息现代产业体系。
三、加快两大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五)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工业和招商引资的领导任副组长,发改委、经信委、投资促进办、工业园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投资促进办,牵头两大产业企业招商引资等事项的沟通协调和日常事务办理,其他有关工作根据职责由相关部门分工负责。
(六)保障生产要素。在工业园区首期规划土地1500亩(南区500亩,东区1000亩)作为两大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的保障用地,随着项目落户建设进度动态做好土地储备供应工作。优先保障两大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的水、电、气、讯等生产要素供给。
(七)完善扶持政策。综合利用我县现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将市级支持电子信息等产业的政策加以整合,并根据企业的行业地位和投资规模等情况,对各项优惠政策进行优化组合,实行“一企一策”,最终形成加强两大产业发展和两大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撑体系。
1、全面享受《潼南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潼南府发〔2012〕18号)规定的各项政策。
2、将电子信息产业类的企业用地指标纳入市级统筹解决,予以优先保障;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工作原则上由县政府负责,并争取市级再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招工补助;对大宗重要原材料的进项物流费用、短拨物流费用在一定期限内给予适当补贴;对企业高管人员个人所得税予以一定期限补助,并对个人购房给予政策优惠。
3、对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企业,报经市政府批准可减免一定比例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可在3年内缓缴职工社会保险费。
(八)建好服务平台。依托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管理机构、骨干企业或行业理事会,支持两大产业两个基地搭建技术研发、信息服务、产品认证、检验检测、人员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
潼南县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八月十四日